新聞熱線:0539-703777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主頁 > 臨沂大眾網 > 臨沂新聞 >

建一座“心理氧吧” 讓青少年快樂成長

2013-01-12 11:29 作者:王慧敏 趙義 來源:大眾網臨沂站
有關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5.2%的兒童存在明顯的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同時,調查顯示16%至25.4%的青少年在不同階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我國每年有近30萬人自殺死亡,200多萬人自殺未遂,其中大約2/3是15歲至35歲的青少年。

     

        大眾網臨沂1月12日訊(記者 王慧敏 趙義 楊帆 付茜 莊成)有關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5.2%的兒童存在明顯的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同時,調查顯示16%至25.4%的青少年在不同階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我國每年有近30萬人自殺死亡,200多萬人自殺未遂,其中大約2/3是15歲至35歲的青少年。

        現(xiàn)狀調查:家長只重視孩子學習,不關注孩子心理

      “現(xiàn)在,一些家長只關注孩子吃得怎么樣,學習成績好不好,而不知道關注孩子們成長的心理健康,這是教育的一個誤區(qū)。”10日,臨沂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執(zhí)行主任翟召博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作為青少年心理方面的專家,翟召博告訴記者,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期、心理發(fā)育的斷乳期,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壓力重、耐挫力不強、意識力較差、追星、網癮、早戀等問題,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翟召博給記者出示了一份中國兒童中心發(fā)布的《中國兒童的生存與發(fā)展:數(shù)據(jù)與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5.2%的兒童存在明顯的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同時,調查顯示16%至25.4%的青少年在不同階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我國每年有近30萬人自殺死亡,200多萬人自殺未遂,其中大約2/3是15歲至35歲的青少年。

      “雖然我市并沒有專門進行此類數(shù)據(jù)調查,但在工作過程中,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依然值得我們反思。”翟召博表示,心理問題很常見,每個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可能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在發(fā)達國家,人們甚至把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能夠主動尋求幫助看作是一個人健康的表現(xiàn)。

      他給記者講了兩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初一男生,因為有戀愛的苗頭,家長和老師懷疑他“心理不正常”,家長帶著孩子到精神病院檢查,醫(yī)院竟然給他檢查出了“抑郁癥”。于是,這個孩子不再上學,家長心急如焚。一個初二的學生,因為上課玩手機,被老師批評,竟然搬起木質的方凳,狠狠地砸向老師的頭部。猝不及防的老師倒地后,學生還瘋狂地舉起方凳繼續(xù)向老師擊打……

      “每個階段孩子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不同。”翟召博告訴記者,一些年齡小的孩子剛剛上學會出現(xiàn)不適應,表現(xiàn)為早上起來賴床,不想去上學,到了學校與其他同學交往能力差,孤僻、獨處,不被同學接受,更有甚者還經常咬手指、抓頭發(fā)等。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產生叛逆心理,表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不愿意與家長溝通。他們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得難以管教,不與家長交流,學習出現(xiàn)成績下降,嚴重的還逃課、吸煙、打架、上網等,“更有甚者,有的學生因為一些原因就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非常讓人痛心。”另外,這個階段的孩子,同伴間認同增強,會模仿伙伴間的行為,包括不良行為,所以家長應該特別注意孩子的擇友對象。

      “很多家長對心理健康有種誤解,一說有心理疾病就和‘精神病’、‘神經病’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翟召博的說法并不是空穴來風,幾年前,團市委針對青少年心理情況,開設了12355熱線,學生只要有心理問題,家長和學生便可撥打與專家進行在線交流。“實際情況并不理想,熱線并不多。”

      代表聲音

      王正榮代表: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務之急

      在今年的兩會上,臨沭代表團的王正榮代表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王正榮認為,目前,我市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由于某些不良的撫養(yǎng)和教育方式,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以及應試教育強加于身心的升學壓力,特別是面臨青春期的變化,他們感到許多不解、困惑,許多中學生因此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焦慮心理嚴重、依賴性強、缺乏自信心、耐挫力低、缺乏協(xié)作精神等,由此釀成令人痛心的諸多悲劇。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務之急,但是很多學校只重視文化課教育,忽視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此基礎上,王正榮代表建議,面向全體中學生開設心理輔導課,每班每周至少一節(jié)心理輔導課納入教學課程;心理教師師資力量薄弱,多數(shù)是兼職,不容易得到學生的信任,同時兼職教師心理專業(yè)水平有限,影響心理輔導效果,相關部門應把心理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基礎,開展培訓,培養(yǎng)專業(yè)教師;適當增加投入經費,學校購買應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軟件和書籍,有專門心理咨詢場所,獨立的心理輔導室;開辦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開展專題講座等。

        任慶祥代表: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

      作為費縣實驗中學的校長,費縣代表團的任慶祥對學生心理健康有自己的認識。“青少年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成型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雖然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但從目前情況來說,讓所有人都能認識到它的重要性,道路依然很漫長。”

      任慶祥表示,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會因為家庭生活困難、父母關系等原因出現(xiàn)各種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及時溝通。“老師不應該只傳道授業(yè),還要做學生們的好朋友。”但因為專業(yè)技能有限,有些教師雖然能和孩子進行溝通,但溝通的方法卻不專業(yè),“現(xiàn)在學校的心理咨詢師都是教師兼職,專業(yè)知識欠缺,需要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讓他們掌握專業(yè)技能。”

      “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要靠教育部門的重視,更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必須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共同合力,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給青少年心理發(fā)展之路造成損害。”任慶祥表示。

      部門行動:雖有舉措 效果并不理想

      按教育部門規(guī)定,每個學校都應該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并有專門的心理咨詢老師對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但現(xiàn)實情況卻并不理想。“從在校學生與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比例來看,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師資較為短缺,很多學校讓工作量已經較大的其他學科教師從事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們專業(yè)知識相對匱乏,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雖多次組織了心理教育老師的知識培訓,但力度和頻度不夠。”一位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中學校長告訴記者。

      同時,盡管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很多人的共識,但仍有一些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和錯誤認識嚴重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有的學校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左右下,視心理健康教育為無關緊要的事,簡單地以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德育工作混為一談。“這種情況在農村學校最為明顯,其實,農村學生中留守兒童非常多,這些孩子更需要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一些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形同虛設。”該校長表示。

      專家觀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常態(tài)化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家庭首先要負起責任。”翟召博告訴記者,家庭教育一定要從溺愛與專制中、從單純智力開發(fā)的誤區(qū)中走出來,對子女心理素質的建設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要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這樣的教育才真正體現(xiàn)了對孩子的愛,才是真正對孩子有益的。

      “除了家長引起足夠的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更加關注。”翟召博告訴記者,結合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點,建議在全市教育系統(tǒng)形成由市教育局牽頭,市文明辦、團市委、市婦聯(lián)等相關部門共同配合參與的責任體系,在各類學校建立校長領導下的團隊干部、班主任、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和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同時,大力招聘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生充實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力爭每個學校都有1-2名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每年對我市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進行培訓,對班主任進行一次以“班級心理輔導”為主題的輪訓。“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該是應付檢查的‘水過地皮濕’,應該常態(tài)化。”

    (責任編輯:江志宇)

[上一篇]   下一篇:沒有了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重磅專題

記者調查

論壇熱帖

臨沂新聞

新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