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與那國島
亞洲哨兵網(wǎng)站2011年11月28日消息稱,目前,日本正在向宮古海峽附近與那國島部署自衛(wèi)隊,以強化其主權要求。其部署在與那國島上的反艦導彈有助于封堵中國戰(zhàn)艦進出太平洋,緩解日本或臺灣東岸壓力,幫助美國部隊從西面進入該區(qū)。而且,日本投資加強海上建設與強化島嶼兵力部署,也說明東京正在逐步擺脫二戰(zhàn)后美國《和平憲法》對日本的限制。
文章稱,去年中國派艦隊穿過位于東京南部約1700公里的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公域進行活動。受此影響,日本目前正向該海峽附近與那國的島部署自衛(wèi)隊。目前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要求日益強硬,這也是日本此次兵力部署的一個原因。日本此舉不僅引起了北京的擔憂,也令臺北感到不安。
文章稱,目前日本正將其兵力從北翼向最南翼轉移,而此次行動正是該總體趨勢的一部分。除在宮古島上部有一支分遣隊外,日本南部島嶼都幾乎沒有部署任何兵力,很容易遭到襲擊。日本在與那國島上設沿海監(jiān)視部隊,是其強化對糾紛地區(qū)主權要求的一種方式。這支沿海監(jiān)視部隊是一支百人部隊,估計部分成本為2000萬美元,將于2015年完成。日本此舉是中國周邊國家針對北京加強防御的總體趨勢的構成部分。
文章稱,與那國島僅28.8平方公里,人口1700人,距中國所謂的第一島鏈300公里。第一島鏈從日本、臺灣、菲律賓、越南直到印尼,在美國與中國發(fā)生戰(zhàn)爭時,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很可能會與美國站到一起。如果西太平洋局勢惡化,美國、中國和日本海軍很可能會在宮古海峽交鋒。此次部署引起了北京的憤怒,也引起了臺北的關注。與那國島靠近臺灣東海岸,距臺灣東部城市花蓮約100公里。
文章稱,該島靠近資源豐富且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東海海域,是東京、北京和臺北的爭議區(qū)。例如,在2010年,日本在釣魚島以越境為由扣押一艘中國漁船,引發(fā)中日沖突,并導致中國威脅稱要切斷對日本的稀土供應。據(jù)觀察人士稱,向與那國島嶼部署兵力的決定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他們指出,東京認為,北京對釣魚島主權宣稱的邏輯可應用于任何日本南部島嶼,因此其防御重點從防御北部的俄羅斯襲擊轉向了防御中國。
文章稱,除駐宮古島的一個分遣隊之外,日本南部島嶼都沒有任何兵力,很容易遭到襲擊。在與那國島部署沿海監(jiān)視部隊,正是日本強化對糾紛地區(qū)主權要求的一種方式。2010年6月,日本軍方首次制定有關與那國島的計劃時,引起了臺灣媒體的廣泛關注。當時,日本在沒有事先告知臺北的情況下,將其防空識別區(qū)從與那國島向西推進了22公里。
文章稱,在最近接受《亞洲哨兵》采訪時,臺灣智庫研究員賴怡忠仍然支持這種看法。他說,在臺灣日益受到大陸控制時,日本加強了與那國島的防御,不再過多考慮將釣魚島作為屏障。他說:“在麻生太郎擔任首相時(2008.9-2009.9),日本就已經(jīng)做出了這種決定。”
文章稱,中國有著自己的看法。北京認為,日本投資加強海上建設和加化島嶼,證明東京在逐步擺脫二戰(zhàn)后美國《和平憲法》對日本的限制。在《解放軍報》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日本在與那國島進行的兵力部署,日本計劃于2012年開始建造兩艘直升機母艦,派遣戰(zhàn)艦向美國軍隊提供后勤支援,并向部署反潛巡邏機在亞丁灣巡邏等情況,稱這些推進日本開放性海洋戰(zhàn)略的舉動,完全暴露了日本的侵略態(tài)勢。“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成立之初,只是一支用于沿海防御的小型海軍部隊,但現(xiàn)在其已經(jīng)成為除美國海軍外亞洲最強大的海上武裝部隊。通過在西南島嶼部署自衛(wèi)隊……日本正在走向一個危險的方向。”
文章稱,美國海軍戰(zhàn)爭學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姆斯指出,在與那國島部署兵力之舉不僅是一石二鳥,而且還有著更多含義。“保衛(wèi)該島顯然是這一部署的主要目的;在那里部署部隊還可向中國發(fā)出其不可能輕易占領那里的信號。不過,該島周圍的海上通道也很重要”。
文章稱,2010年,中國艦隊經(jīng)這一通道跨過了海峽,在沖之鳥島進行了空海聯(lián)合反潛戰(zhàn)演習。演習期間,中國艦載直升機甚至接近至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艦艇僅90米處。與那國島位于臺灣和關島之間——關島是美國一個主要海軍基地的所在地。日本媒體懷疑中國艦艇在此次演習中描繪了這片海域的洋底地圖——美國太平洋艦隊在未來沖突中馳援臺灣時會經(jīng)過這些海域。
文章稱,日本在與那國島上部署的反艦導彈有助于封堵中國戰(zhàn)艦進出太平洋。這可緩解日本或臺灣東岸壓力,有助于美國部隊從西面進入海域。總而言之,在與那國島駐兵可為美國提供很大幫助。
原標題:外媒:中美日或在宮古海峽交鋒 與那國島是關鍵
相關鏈接:中國軍艦過宮古海峽遭日本跟蹤 2009年曾穿越8次
(責任編輯: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