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報考時,林林總總的“大學排行榜”,常常令考生們“找不著北”。排名差異大、評價標準亂、結果不靠譜,讓這些榜單難以對填報志愿“盡參考之力”,甚至使一些高校沉湎于排名,陷入發(fā)展盲區(qū)。
1月29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發(fā)布了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這次歷時一年的“體檢”,堪稱對全國高校學科建設的一次“家底徹查”,為公眾了解各校學科特色、理性報考專業(yè),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和渠道。
——編者
“這是一次對于高校的全面診斷,這些年國家對于985院校、211院校投入力度這么大,有必要了解一下到底成效如何、學科建設水平如何、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在哪兒。”對于此次學科評估,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高策理如此解讀。
據介紹,這是我國10年來的第三次學科評估,前兩次分別為2004年與2008年。此次評估,涵蓋了全國391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4235個學科,而評估結果表明,近年來國家重點建設投入和學校加強學科建設成效顯著,評估結果在前五位的學科中,超過75%是國家重點學科,“985高校”占73%,“211高校”占84%。
鼓勵高校
不比總量比內涵,做最好而非做最大
“本次學科評估,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主任李軍反復強調。在他看來,通過評估的指標體系,意義在于倡導一種大學理性健康的發(fā)展方向。
記者了解到,本次學科評估全面改革了排名性評估的一般做法,比如采用多項代表性指標代替總量指標;對規(guī)模指標設置數量上限,克服單純追求規(guī)模的傾向;在“比總量”和“比人均”之間找到“比質量”這個平衡點。“這樣做,旨在向各高校傳遞一個訊息——強調質量,淡化規(guī)模。”李軍說。
以往,以“SCI論文數”單一指標評價學術論文的做法飽受詬病,而本次評估首次采用“定量與定性、質量與數量、國內與國外”相結合的“多維度學術論文評價”方法,將論文“他引次數”、“ESI高被引論文數”與最新發(fā)表的高水平期刊論文同時納入評價指標等。
高校的學科特色,在此次評估中分量尤重。李軍介紹說,為克服評估趨同導向,本次評估分門類、分學科設置指標體系,對特色一級學科設置特色指標,比如對藝術類、建筑類、體育等學科,分別設置了“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建筑設計水平”、“學生體育比賽獲獎”等特色指標。
而傳統(tǒng)的人才評價方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革,更注重在學培養(yǎng)質量與畢業(yè)后發(fā)展質量相結合的評價理念。“比如引入用人單位對‘學生畢業(yè)后質量跟蹤評價’,新增學生派出留學、交流指標,首次引入全國博士學位論文抽檢情況指標、強調專利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等。”有專家介紹,這次評估還邀請了大量行業(yè)和企業(yè)界人士以及所有參評單位本學科專家對學科的社會聲譽進行全面評價,倡導“崇尚創(chuàng)新、重視質量、社會參與”的科研評價新模式。
這些改革與創(chuàng)新,對于參評高校而言,是一種鞭策。“評估納入了教材建設指標,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不能都去搞科研,還要帶學生。再比如,評估要求大家拿出‘代表作’,這就是鼓勵高校強化內涵發(fā)展。”高策理坦言,以前各學校都是拿規(guī)模來說事兒,但現在讓各個高校明白,要做最好,不是做最大。
(責任編輯:鄭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