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自我 獻身農村
2012年3月,根據山東省委組織部和臨沂市委、市政府統(tǒng)一部署,全省選派129名省直機關干部和206名市直機關干部到基層黨組織任職“第一書記”,幫助任職村完善基礎建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活環(huán)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時徐江紅主動報名擔任“第一書記”。
然而,去農村擔任“第一書記”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對于一個女同志來說更是如此。首先是住所問題。徐江紅任職的韓家岔河村距離市里近130公里,村子的居住條件很差,平常只能住在簡陋的農家院子里,對于習慣了城市生活的人來說,這一點并不容易適應。經驗問題。在單位從事多年黨務工作的徐江紅,對于農村的生活和工作之前沒有太多的經驗,而如何適應和開展農村工作,將是她需要面對的全新挑戰(zhàn)。更重要的是,任職就意味著不能很好地去照顧自己的小家庭,照顧工作繁忙的丈夫,照顧正值高三的女兒,舍小家顧大家是她必須要做出的選擇。
面對這些挑戰(zhàn),徐江紅說:“去農村一線工作是我一直渴望的,能為農民群眾做一點實事是我一直以來的理想,作為一名黨員,我將直面困難,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第一書記’的使命。”
訪村入戶 了解民情
“農村工作相對于機關工作來說比較瑣碎,村里的家長里短看似簡單,但如果不被村民接納,再大的‘官’也管不了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把自己‘陷’進去,你是無法擔當起“第一書記”這個角色的。”徐江紅說。
入村伊始,徐江紅便選擇“住下來”,在村里一住就是一個星期,只有周末時才回家看看。利用在村里的時間,她和村委會、村黨委會成員以座談的形式心貼心地交流,村民農閑時則到村民家里嘮家長里短,就這樣,在短短的時間里,村里的人便都認識了這位城里來的“女書記”,而徐江紅也對村里的情況掌握了第一手的資料,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了鋪墊。
解決難題 贏得民心
在與村民談心過程中,徐江紅了解到,飲水問題是村里當前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韓家岔河村沒有自來水,村民平時都是到村南的河邊水坑里打水喝,而這幾年河水的水質已大不如前,飲水安全狀況令人擔憂。徐江紅立即把這個問題反映到了自己的派出單位,臨沂市交通運輸局黨委領導對此非常重視,很快撥付專項資金10萬元幫助該村改造自來水管,村上自己湊了5萬元,另外村民每戶繳納200元的入戶費。在村民繳納入戶費時,徐江紅了解到今年80多歲的村民吳鳳蘭,早年喪夫,唯一的兒子也已去世,家庭非常困難,經過和村里相關負責人溝通,徐江紅和一起任職的任炳宇同志主動承擔了老人的入戶費,并在之后給老人送去了米和面。吳鳳蘭老人感動地說:“徐書記對我實在太好了,她真是個大好人啊!”再過半個多月,韓家岔河村村民就可以喝到放心的自來水了。
解決了“吃水”難題,徐江紅又開始為村里修路跑前跑后。韓家岔河村村主任何紹華說:“村子里到處都是土路,地勢又陡峭,天一下雨沙子石頭沖得到處都是,出行十分不便。”徐江紅利用臨沂市交通運輸局撥付的修路資金,經過和村民協(xié)商,拆掉了路邊的舊房屋,拓寬了路面,下一步就是道路硬化,徐江紅預計再有半個月道路就可以完工。開著拖拉機正往家里走的村民劉方中高興地說:“修了這條路出行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在村里面‘拐彎抹角’了。”
真抓實干 展望未來
兩年的任職期,眨眼間已經過去半年,而徐江紅時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時不我待,需要我們做的事情太多了。”在剩下的任期里,徐江紅計劃著韓家岔河村的未來:
2013年,村集體辦公場所將建成并投入使用;村南頭的便民橋也將修通,村民們去地里耕種再也不用繞路了;新的合作社即將組建,特色種植逐步發(fā)展,農民增產增收前景看好。
面對韓家岔河村的發(fā)展與未來,徐江紅說:“任職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村民的努力,更離不開派出單位和市、縣、鎮(zhèn)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關懷,作為一名“女書記”,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農村工作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需要我們傾注感情、傾注真情,相信有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一定能夠向組織和農民朋友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責任編輯:江志宇)